市场监管总局、中消协提示:别信普通食品“保健”“治病”宣传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 近日,保健市场监管总局、市场示别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提示,监管提醒广大消费者,总局中消普通食品不能宣称保健功能,协提信普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效,通食不要盲目相信此类宣传。品治
近期,病宣有些网购平台不法商家把普通食品包装成“保健酒”“增高粉”“瘦身咖啡”,保健甚至宣称鱼油、市场示别代用茶、监管蓝莓、总局中消氨糖软骨素、协提信普红曲胶囊等产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效。通食个别品牌打着“营养师”“知名专家”旗号推销保健品,品治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。
根据我国法律法规,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、药品有着严格区分。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、说明书,不得含有虚假内容,不得涉及疾病预防、治疗功能。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。同时,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《广告法》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也严令禁止对食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。消费者既要防范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,又要防范食品冒充药品。一方面,不法商家为兜售普通食品,刻意模糊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、药品界限,明示或暗示普通食品具有保健功能或功效,比如在市场营销环节通过口头宣讲、微信群、宣传册、直播间话术等大肆宣传功效,炒作“养生”“天然”“调理”“减肥”等概念。另一方面,不法商家为兜售保健食品,通过虚构科学实验、营养指导、专家背书等方式,夸大功效或者宣传具有“降血压”“抗癌”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效。
消费者选购声称具有健康功效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时,要认清、认准产品包装标识是普通食品、保健食品还是药品。购买保健食品要认清“蓝帽子”标志,依据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科学选用并按标签、说明书的要求食用。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备案信息可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查询。网上选购保健食品,要通过正规的电商平台,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朋友圈、微信群、小程序等推销信息。线下选购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、超市、药店等经营单位购买,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。(鞠闻)
责任编辑:张林保
(责任编辑:综合)
- 7日热点:曝詹皇摆谱造骑士不和 库里不出战里约
- Win11六月更新紧急叫停:出现兼容性问题 修复版在路上
- 解锁水纹,精准溯源!凯米斯科技创新研发全光谱+三维荧光技术
- 小房子大门道!小户型实木家具如何选
- 2017年上半年全国城轨交通运营里程达4400公里
- 明后天河南全省有雨 局部有大雨
- 逛完2025亚洲宠物展,我发现养猫养狗已经进入“智能时代”
- 7名球员围殴主裁是怎么回事?涉嫌殴打主裁判的小球员会被判刑吗
- 新豪轩门窗×天猫强强联手,打造线上购买门窗、本地化供给新篇章
- 云南路建集团领导同云南滇中产业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会谈
- 云南路建集团领导同云南滇中产业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会谈
- 詹皇丢绝杀导致被翻盘 媒体恶搞詹皇:练你的罚球吧
- 华为苹果打擂台 华为Mate XTs三折叠9月4日发布
- 家具业教父担任台企联会长 欲把东莞经验推向全国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