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消委会提示:贴着“儿童”标签的食品未必更健康
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(记者刘铭)儿童酱油、儿童儿童面条、川省儿童奶酪、消委儿童牛排……近年来,示贴食品标有“儿童”二字的着标食品受到广大家长青睐,价格也比同类普通食品高。未必6月6日,更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、儿童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提醒家长,川省包装有“儿童”字样的消委食品不一定比普通食品更适合儿童,关键看标准和配料表。示贴食品
调查发现,着标包装标有或宣称“儿童”的未必食品种类繁多,销量也比较高。更健以网上销售的儿童一款吐司为例,产品宣称“儿童营养吐司”,月销量达2万单,但配料多达22项,执行标准是普通面包国家标准。还有一款月销量达3000余单的意面,包装虽没有“儿童”二字,但宣传图却标注“儿童意面”,咨询客服“与普通意面有何区别”时,对方表示“面是螺旋面,其他都是一样的”。
两部门提醒称,其实,目前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各国对儿童概念均无明确统一的规定。根据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》问答第二十九条解释,可以理解为:已满36个月但不满15岁的人群均可认作儿童。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儿童食品这一概念。我国只有针对0至36个月的婴幼儿配方食品、辅食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,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》(GB10765—2010)、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》(GB10767—2010)、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》(GB10769—2010)等。还有一些涉及儿童食品团体标准,如《儿童速冻含馅米面食品》(TCGCC34—2019)、《儿童肉类制品通用要求》(T/CMATB9002—2021)。因此,消费者不要以为食品包装或宣传页面注明“儿童”就一定更符合孩子生长发育需求。在执行相同标准的前提下,其实市面上打着“儿童食品”旗号的产品与同类普通食品成分没有太大区别。
除了食品领域,其他领域产品也存在打着“儿童”旗号,实质与普通商品没有区别的现象,目的是迎合家长爱孩子的心理从而卖出高价。在没有强制标准的情况下,市面上有的“儿童食品”不仅与普通食品没有太大区别,有的厂家为了迎合儿童口味,甚至可能加大调味料或添加剂的使用。判断食品适不适合孩子吃,关键看标签执行标准以及配料表,优先选择配料表比较简单以及少油、少糖、少盐的食品。
责任编辑:李佳榕
(责任编辑:探索)
- 考虑出售广州10.5代面板厂?富士康母公司回应:公司并未拥有面板厂,行业资讯
- 7月福建省煤炭市场价格稳中下跌
- 蒙托亚经纪人再次辟谣,球员不会在冬歇期离队
- 丹布受访称赞曼奇尼,全队仍会继续提升
- 开学季装机就选Ultra 5 230F+技嘉B860M电竞雕
- 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开展“履行植树义务,共建美丽中国”“3•12”植树节活动
- 罗马尼亚古城遇见绿色基建:林泰阁CSD1510锡比乌之旅
- 区领导开展节前安全工作检查
- 7日热点:曝詹皇摆谱造骑士不和 库里不出战里约
- 福耀玻璃:拟57.5亿元投建汽车安全玻璃等项目,企业新闻
- 罗马尼亚古城遇见绿色基建:林泰阁CSD1510锡比乌之旅
- 极加门窗荣耀加冕,跻身“中国十大铝合金门窗品牌”行列
- 房屋新中式装修效果图
- 专业聚焦,比克三年成就中国电热行业五强